小明最近一直狂流鼻涕,而且流出來的鼻涕又濃又黃,同時還有頭痛、很累、眼睛周圍疼痛的感覺,吃了好幾天的感冒藥都沒有效,直到某一天突然感覺自己越來越看不清楚,才急忙去看醫生,發現是鼻竇炎的膿已經侵蝕到眼眶骨頭,造成眼睛的急性失明。

 

鼻竇炎為什麼會造成失明?

鼻竇炎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疾病,有許多人感冒久久沒好,其實都是因為鼻竇受到感冒病毒、或是其他的細菌、黴菌感染,造成急性發炎、化膿,因為鼻腔粘膜受到強烈攻擊,如果沒有及早治療,會變成慢性發炎,漸漸膿越聚越多,就會壓迫到周邊的器官。而腫瘤造成的鼻竇炎,也會因為腫瘤的生長而壓迫到周邊,只是這些壓迫都是漸漸發生,所以可能在早期時被忽略掉。

鼻竇雖然聽起來是鼻腔內的一小部分,但其實本身就分為上頜竇、篩竇、額竇及蝶竇4個部分,上頜竇的位置在我們俗稱「蘋果肌」的顴骨處,篩竇在眼窩旁邊的鼻腔位置,額竇在額頭上,蝶竇則是在篩竇的後面,已經靠近腦神經的位置,這4個部分等於是在眼睛、視神經、腦部的周邊。

所以一旦鼻竇發炎過久,不只可能造成眼睛失明,還會造成腦膜炎、硬腦膜下囊腫、眼睛或鼻腔的蜂窩性組織炎,還有鼻涕倒流引起的扁桃腺發炎、支氣管炎,甚至因為鼻竇的細菌、黴菌感染,造成牙齒受損、牙痛、牙神經炎等。

鼻竇炎的失明會好嗎?

鼻竇炎造成的失明大概可以簡單分為2類,如果是上頜竇、篩竇、額竇的發炎,可能是因為化膿太多、黴菌或細菌長成菌落後,侵蝕眼睛周圍的骨頭、讓眼球跟肌肉失去支撐;而膿中帶有的細菌或黴菌直接感染眼睛,可能造成角膜炎、結膜炎、甚至蜂窩性組織炎等眼睛發炎,造成眼球受傷導致的視力下降,如果儘早處理,還是可以保存視力。

而黴菌的菌落、化膿或腫瘤如果是長在蝶竇中,就可能因為菌落、化膿越來越多,或是腫瘤越長越大,壓迫到後面的視神經,造成視力受損。如果是免疫力比較差的人,像是有慢性病如糖尿病、腎臟病的人,甚至可能讓黴菌、細菌感染視神經,造成神經壞死,這類的失明就比較難恢復。

不過事實上,大部分的鼻竇炎都是因為感冒的細菌、病毒感染,或是家中沒有打掃清潔、吸入黴菌之後引起,本來是2星期療程的小問題,卻可能因為一拖再拖,拖成慢性鼻竇炎,導致嚴重感染、或是長出腫瘤、甚至導致失明,所以建議如果感冒、或是流鼻涕、眼睛痛超過1星期,都要先就醫檢查,不要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。

 

 

 

 

文章出處:https://reurl.cc/o8kYv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