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父母會從身高、體重以及頭圍作為評估寶寶成長發育的指標,卻忽略「頭好壯壯」的健康成長,「便秘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。家醫科陳欣湄醫師指出,「可能因寶寶腸道菌相失衡,出現便秘、腹瀉、脹氣等狀況,長期下來還有可能影響寶寶的潛能發展。」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並培養自己的腸道菌,到 2~3 歲時,腸道菌叢發育就漸趨穩定,腸道菌相就開始定型。培養寶寶健康的「腸道菌相」應及早開始。

讓寶寶開心成長、頭好壯壯,把握維持腸道菌相平衡
腸道內的菌群,可分為「好菌」、「壞菌」和「中間菌」三大類,好菌則是如嗜乳酸桿菌、比菲德氏菌、凱氏乳酸菌等的乳酸菌群;而常見的壞菌則是鏈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等;中間菌則是當身體健康時會轉變為好菌,但當身體變差時,中間菌就會轉化成壞菌。健康的情況下,菌群會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,若好菌生存環境受到影響,壞菌大量繁殖,造成「腸道菌相失衡」,影響的不只是便秘、腹瀉、脹氣等腸道問題,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腦部發育!

因腸道內的菌群,會透過「腸腦軸線」直接與腸道及腦互相溝通,藉由免疫發炎反應、神經內分泌和迷走神經訊息傳遞等來影響腦部運作,甚至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,進而影響寶寶的潛能開發、學習力與人際的互動。「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,腸道菌相失衡會影響全身各處的機能運作、情緒、腦部發展等問題。」陳欣湄醫師解釋。

 

適時補充ABC三種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相,陪寶寶腸保潛力
寶寶因腸道機能不成熟,較常發生便秘、腹瀉、脹氣的問題,6個月以下寶寶建議以哺餵母乳為主,因母乳除了提供多樣且寶寶所需的營養素,有利於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的發育,還可以幫助寶寶腸內益生菌的繁殖。

在6個月大以後,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,便可慢慢增加攝取蔬菜和水果的需求。陳欣湄醫師建議,1歲開始後會有銜接母乳的配方奶需求,由於乳製品的蛋白質含量高,纖維素不足,容易造成便秘問題,因此,可補充能調整腸道功能的益生菌,搭配FOS果寡糖,有助於刺激腸道有益菌的生長,增強胃腸道屏障。

如A菌嗜乳酸桿菌、B菌比菲德氏菌、C菌凱氏乳酸菌,三種益菌在腸道發揮不同的功效,能夠增加腸內的益菌、減少害菌產生、改善腸內細菌菌相。而FOS果寡糖是一種天然的寡糖,能夠增加好菌繁殖的速度,並減少大腸桿菌等壞菌的數量,因此果寡糖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腸內環境。

在選擇配方奶時,也可以選擇含多種益生菌、並經由人體實驗證實幫助好菌增加,及獲得國家認證的奶粉,提早開始維持腸道菌相,有助於寶寶提升潛能開發、開心成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