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220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病人常常提到:「我有吃鈣片補鈣,但是聽說還要補充維生素D才能讓鈣質吸收更好,但什麼是維生素D?要吃什麼東西才有呢?」

維生素D在近幾年被廣泛討論,根據衛福部公告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(102-105年)結果,發現國人維生素D的攝取狀況普遍偏差。維生素D的缺乏不僅使鈣質吸收不佳造成骨質疏鬆,近年研究觀察到還有癌症、情緒沮喪、焦慮、肌肉無力、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,甚至死亡等情形產生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記者王俊忠/台南報導

武漢肺炎疫情鬧得人心惶惶,民眾瘋搶口罩、酒精等防疫用品,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提醒民眾,除了外在防護,內在免疫力提升也不能忽略,均衡完整的營養攝取,是維持免疫力的重點,建議可依據每日飲食指南「我的餐盤」,充分攝取6大類食物建議量,吃出免疫力一點也不難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位30歲的年輕女性,帶著轉診單來到門診說:「張醫師,我早上接手機的時候,突然發現一隻耳朵聽不到。我趕緊去診所,醫師說我可能得了耳中風,建議我來醫院檢查!」

她看起來十分焦慮,並表示:「我中風了,是不是很嚴重?」我告訴她:「先別擔心,耳中風只是俗稱,不是真的中風了。」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今年舉辦超過60場「強保老」社區檢測活動,發現5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65.8%有骨鬆骨折風險,其中45%更確診為肌少症,比其他亞洲國家足足高出將近8倍,居亞洲之冠。

「肌少症」最早是由爾文.羅森伯格(Dr. Irwin Rosenberg)在1989年提出,字面上的意思是肌肉減少,但後來的意思卻擴大到肌肉減少與功能喪失。歐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則在2010年提出「肌少症」的定義:「漸進性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(肌力及生理活動)降低,可能造成提高疾病發生率、生活品質降低、甚至死亡的症候群。」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蘇金鳳/台中報導〕61歲家住澎湖從事營造業的洪姓男子有攝護腺肥大,一天排尿18次的症狀,因怕手術,4年來忍受頻尿、滴滴答答的殘尿、甚至尿失禁等症狀,直到得知可採「紅光雷射手術」,不但快速且止血能力強,便前往就醫,開完刀後,他表示,終於可以安心一覺到天亮。

 洪姓男子4年多前開始出現頻尿,有時去上公廁,隔壁都換了好幾個人,他仍在努力排尿,老是覺得整個膀胱鼓鼓的,甚至偶爾會尿失禁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今日(5/12)本土疫情爆增,讓許多人開始考慮,是否應該要盡快接種疫苗,提升自己的保護力。心臟科醫師表示,近日在門診陸續有病患詢問,心臟病患者可否施打疫苗?答案是完全沒問題,且國外專家甚至建議,心臟病患者應該列入優先施打行列中。

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粉專「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」發文指出,心臟病患者一旦受到感染,死亡機率相較於一般人而言高出許多,由於心臟無法承受強大病毒的攻擊,被認為是要特別保護的族群。歐美地區心臟學會更建議,所有心臟病患都要施打、並優先注射疫苗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近日國內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病,COVID-19)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,本土確診案例也破單日新高,面對疫情的緊繃,許多醫師們也呼籲民眾不得鬆懈,並再次宣導疫苗的正確衛教資訊。

輔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書華在臉書粉專「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」發文說道:「防疫和減肥一樣,貴在堅持」,只要一時疏忽就可能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;對此她也再次強調民眾應做好勤洗手、口罩戴好、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「黃金三角」,並減少不必要的群聚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武漢肺炎令大家聞之色變,事實上,冬末春初,陰晴不定、日夜溫差大的天氣形態,民眾健康常會亮起紅燈,以現代醫學來說,找到病因(病毒、細菌),使用對應的特效藥,是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;但是,病菌為求生存常會促使自己突變來衍生出抗藥性,因此臨床常會有無藥可用囧境,此時,人體的正常免疫力就相當重要,一旦失守,危機立即降臨!

彰化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祝霖指出,面對變化多端的疫病挑戰,民眾能確實做到、且也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養好自己的免疫力,而要提升免疫力首要就是需強化肺、脾氣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防範武漢肺炎疫情,除了使用口罩、減少到公共場合與他人聚會接觸外,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自身免疫力,中醫師建議,應養成適度運動、作息規律、飲食節律和情緒穩定的習慣,民眾也可從補益肺氣的角度著手,加入清熱解毒或清散風熱的藥材,調理改善自身免疫力,達到預防的效果。

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蕭坤元指出,在中醫理論中,肺主皮毛,若是肺氣偏虛,則風邪容易入侵人體,造成感冒的狀況。武漢肺炎初期常見症狀包括發燒、發熱、咳嗽、有痰、喉嚨痛,甚至會造成呼吸困難的狀況,其性質類似風熱感冒,屬於風邪的一種。若要以中藥增加免疫力可從補益肺氣的角度著手,並且加入清熱解毒或清散風熱的藥材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賴筱桐/新北報導〕今年春節適逢武漢肺炎來襲,許多民眾每天接收防疫資訊,身心多少受到影響,甚至產生焦慮、緊張症狀。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,多數人只要做好自我防護與心態調整後,依舊能安心展開新年度工作,無須過度恐慌。

張自強指出,過年期間訊息傳遞快速,各地繃緊神經做好防疫工作,許多民眾每天觀看電視或網路資訊,雖然本身沒有感染,但是身心難免受影響,例如:擔心未來疫情的不確定性產生緊張、焦慮或憂鬱等症況;身體接收繁雜的疫情訊息而出現胸悶或心悸、失眠、睡眠不佳、血壓升高或經期不順等情形;或是一直擔心自己是否被傳染、對身體些微改變而敏感、反覆查看最新疫情訊息而影響生活等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蔡淑媛/台中報導〕全球武漢肺炎疫持續升溫,民眾除了戴口罩、勤洗手,網路或坊間也傳出防疫中藥方或中藥茶飲,主要有金銀花、板藍根及魚腥草等,中醫師提醒此為清熱解毒、提升免疫力藥方,但藥性苦寒,民眾要防疫強身仍應視個別體質就醫調整,感染科醫師也說,睡飽、飲食均衡、適當運動,或適時補充維他命,增強抵抗力。

德馨中醫診所院長劉學融指出,武漢肺炎這類疫情在中醫典籍認為是「時疫」在秋冬時節發生的疫情,一般防疫、治療肺疾的藥方金銀花、板藍根、魚腥草「走上焦」針對心肺功能,有提升免疫力、清熱解毒、殺菌的功效,但是藥性苦寒,腸胃不佳、體質虛寒者,服用可能會腹瀉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隨著疫情的升溫,又開始有患者問:「吃板藍根是不是可以預防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病,COVID-19)?」

「板藍根苦寒是用來清熱的藥,用在治療武漢肺炎也是感染後有熱象出現才用,為什麼說可以預防?」這答案我也說了不下數十次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一名30多歲上班族林小姐,常因加班導致三餐不正常,吃完晚餐就立刻睡覺;假日則是睡到中午,再跟三五好友聚會吃大餐。雖然胃酸過多、消化不良、脹氣,甚至胸悶的情況頻頻發生,但因工作忙碌,沒時間就醫。除了自行購買胃藥外,更食用益生菌,希望能調整體質。端午期間,連續幾天午晚餐都吃肉粽配手搖飲料,結果整天「胃嘟嘟」、胃痛又便秘,為了改善不適症狀,便自行增加益生菌產品的用量,結果脹氣更加嚴重,就醫後才發現自己患有胃食道逆流。

坊間的廣告常宣傳益生菌可以改善腸胃不適、改善過敏體質,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,有些含有益生菌或酵素的市售產(藥)品其實屬於指示用藥,應在醫師、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下才能使用,如果使用指示藥品三天後,仍無法改善症狀,就應該就醫治療,不宜拖延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衛福部今年公佈的2019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,結腸和直腸及肛門癌名列第3,估計每年約超過1.6萬名新確診,相當於每10萬人中有42.9人會罹病,國人不可不慎。但近期外國研究指出,有助於腸胃道菌叢生態的益生菌,或許也能有效控制結腸直腸癌(CRC)的生成與惡化過程。

《MedicalXpress》報導,這項研究由斯洛伐克科西策UPJS大學醫學博士安德魯.佛伊(Andrew Foey)主導,他與研究團隊嘗試以一種名為LAB的乳酸菌菌株混合物對巨噬免疫細胞活性力,以及各種腸癌罹患風險的影響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夏天一到,許多民眾擔心蚊蟲肆虐,防蚊液也成為出遊必備;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、中醫師樓中亮在臉書粉專「樓中亮中醫博士」發文提醒民眾,蚊子是多種感染性疾病的傳播媒介,例如:登革熱、日本腦炎、瘧疾等,都是藉由蚊子來傳播,因此個人防蚊措施務必準備好。

市售防蚊液五花八門,家中有寶寶、嬰幼兒的家長,可能會擔心防蚊液是否有超標的化學藥劑,會對寶寶們的肌膚造成傷害;對此,樓中亮則分享,其實防蚊液也能自己動手做的,用中藥草製作天然無毒環保防蚊液方法,無論是大人小孩,甚至寵物都可以安心使用!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炎炎夏日,在大熱天裡來一罐冰涼的飲料最好不過。美國最新研究指出,含糖飲料被認為與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等有關,已在全球造成超過18萬人死亡。

綜合外媒報導,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分析超過51個國家內共61萬1971人,在1980年到2010年間含糖飲料的消費數據,專家藉著這些數據著眼於含糖飲料如何影響,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記者邱紹雯/台北報導〕近來在阿公阿嬤界口耳相傳的抗糖尿病方法,包括喝檸檬汁斷食、少吃飯、少量多餐、吃紅心芭樂、苦瓜、以冬粉取代米飯可降血糖,及不要打胰島素,打久了會洗腎等,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,這7種觀念都大錯特錯,小心「越吃血糖越高」。

坊間盛行斷食療法,參加3天營隊只發給幾顆檸檬、一把鹽,讓參加者三餐只喝加鹽的檸檬汁,不吃其他食物,標榜排毒、降血糖。洪建德說,斷食法對於本身肥胖但無糖尿病者危險性較小,但若本身血糖高,再經斷食,很可能會造成酮酸中毒,或高滲透壓高血糖症,讓急性猝死的危險大增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過年大魚大肉,零食不斷,一個不注意,就會因為攝取到過多的熱量,導致體重飆升。對於過完年後要如何減重,京都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徐廣輝表示,照著溫和減重三步驟,五型檢測、埋線搭配中藥、適度運動,就能健康減肥不再復胖。

徐廣輝提到,肥胖的類型可分為5種,分別是脾虛濕阻型、胃熱濕阻型、肝鬱氣滯型、氣血虛弱型及腎陽虛痰濁型,每種肥胖的成因與治療方式也皆不盡相同。徐廣輝舉例,胃熱濕阻型外食或應酬聚會多,容易累積熱量、疲勞,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,埋線也能提高代謝率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為了減重,許多人會選擇用斷食等較激烈的手法,雖然短時間能讓體重下降2-3公斤,但卻會就此「卡關」,醫師指出,想要成功減重不復胖,關鍵在於改變「體重設定點」,減重速度過快、飢餓、缺乏必須營養素都是常見的減重失敗原因。

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「減重醫師 蕭捷健」發文指出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重設定點,如同維持體溫一樣,大腦的下視丘會從脂肪細胞、消化系統發出的各種信號中,經由分泌瘦體素和胰島素等荷爾蒙,來調整新陳代謝和體重的平衡,因此人天生就有體重設定點的高點和低點。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大笑時,展現的是一口潔白牙齒。不過即使每天仔細刷牙,牙齒仍可能泛黃,這或許是飲食所導致。什麼類型的食品和飲料是造成牙齒髒污的罪魁禍首?《健康熱線》牙科專家約瑟夫·薩利姆(Joseph Salim)介紹7種染黃牙齒的飲食。

●紅酒

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