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dooftw/M13032211.htm

 

 2013/06/26夏天來到澎湖,遊人最愛浮潛、戲水、玩香蕉船,享受大海的清涼。其實澎湖傳統漁業中的潮間帶觀祭、抱礅和海釣,一樣可以感受清涼與捕魚樂趣。

【聯合新聞網/特約記者邱淑玲/報導.攝影】

 

 

遊人在潮間帶快意找尋魚蟹和和貝類。

 

 

海洋牧場可以釣魚,也可以享受烤生蠔美滋味。
夏天來到澎湖,遊人最愛浮潛、戲水、玩香蕉船,享受大海的清涼。其實澎湖傳統漁業中的潮間帶觀祭、抱礅和海釣,一樣可以感受清涼與捕魚樂趣。

 

所謂的潮間帶觀察,便是讓遊人走在海水退去後的潮間帶,尋覓觀察海洋生物,感受覓蟹尋貝的驚喜。退潮後的淺海域,低漥處會形成潮池或留有海水,來不及跟隨海水游出去的魚蟹貝類,便留在退去海水的潮間帶,遊人穿著膠鞋便可走在猶有淺淺海水的潮間帶,欣賞原本難以親近的海中生物。

 

將潮間帶生態觀察納入旅遊活動,自然不是澎湖所獨有,東北角海岸、小琉球等地早已推動多年。澎湖最早的潮間帶活動叫「踏浪」,員貝嶼與大倉嶼是最受歡迎的兩條踏浪步道,遊客不僅走在潮間帶尋找海中寶貝,並可自本島走到離島,有如聖經故事中的「摩西過洪海」場景。

 

石滬,為澎湖傳統漁業活動,七美的「雙心石滬」並因造型優美成為觀光景點。石滬主要用來捕魚,又稱「魚陷阱」,造型多為心形,澎湖居民以石塊在海中堆壘而成,靠著潮水漲落將魚群困在滬內,再巡滬捕捉。

 

遊人或許難以體驗巡滬,卻可參與抱礅。「礅」就像小型石滬,漁民在潮間帶堆石塊,漲潮時魚游進石堆,退潮便以網圍住石礅捕魚。抱礅活動,通常結合潮間帶生態觀察,兩者並不衝突,遊人可以觀察潮間帶海洋生物,同時設置石礅,再拆礅捕魚,享受當半日漁夫樂趣。

 

海上垂釣,也是旅人遊菊島必定嘗試的活動,尤其是夜釣小管。夏季正是澎湖小管產季,當地發展出夜晚到馬公外海釣小管,手氣好的人可以嘗到小管生魚片,要不也有船家料理的小管麵線。海洋牧場則是另種釣魚選擇,並搭配烤生蠔。

 

 

澎湖本島海灘也可以飆玩水上活動。

 

澎湖今夏端出新鮮玩,鎖定石滬、燕鷗及潮間帶觀察三大活動主題,石滬體驗在吉貝島,讓遊人享受捉蟹、抱墩捕魚樂;燕鷗生態之旅主要巡航海鳥聚集的大小貓嶼,並拜訪花嶼看地景。

 

網址:http://www.i-penghu.com.tw/



全文網址: 澎湖/訪潮間帶抱礅 體驗漁人的捕魚智慧 - 悠遊離島 - 玩遍台灣 - udn旅遊美食 http://travel.udn.com/mag/travel/storypage.jsp?f_ART_ID=91023#ixzz2ZNxDVIc0 
Power By udn.com 

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dooftw/M12183392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