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蔡淑媛/台中報導

6歲男童小凡去年運動時,心跳超過200下送醫,發現罹患「心房頻脈」,心房不正常放電導致心搏過速,服藥治療1年,仍數次大發作送進加護病房救治。

今年3月接受零輻射3D導管導航系統輔助心導管燒灼術,定位更精準、手術時間減少,也不會受到傳統X光導航的輻射量,術後隔天就能放心跑跳,不用整天提心弔膽。

定位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少
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心臟科醫師莊傑貿指出,心房頻脈是心律不整的一種,分為「陣發性」與「持續性」,「陣發性」會造成心悸、頭暈,「持續性」則有心臟衰竭、致死之虞。小凡罹患的陣發性頻脈,發生原因不明,服用藥物後仍控制不佳,平均每個月小發作,3個月大發作,必須用到第二線藥物,並送進加護病房治療。

小凡活潑好動,但罹患心房頻脈,讓他常擔心運動就會心悸送醫,莊傑貿說,根據兒童心律不整治療指引,建議心導管治療可根治,因此家長決定手術。

小凡進行心導管燒灼術,並以3D導管導航系統輔助,在其胸腹與背部貼上數張3D定位貼片,利用磁場或電的原理協助定位心導管在體內的位置,以3D繪圖導管描繪出心臟的結構,手術時,誘發異常放電時,找到病灶標註,予以燒灼。

3D導管導航系統輔助心導管燒灼術,也能減少無效位置的反覆治療,增加複雜型心律不整治療的成功率,而且不用接受傳統X光導航每次發射總量約5000到6000次的放射劑量,病童不會受到任何輻射線照射。

今年3月起,健保新增給付兒童無輻射燒灼術的3D立體定位電極貼片組,讓患者可節省開支。

 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za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